八月,驕陽似火,走進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母親幸福光伏電站”,放眼望去,陽光下,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太陽能光伏板成排鋪開,十余個貧困婦女正在用拖布、擦布清潔光伏板,總容量為500kW的1887塊多晶硅組件光伏設施,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
46歲的李春英是板底鄉196戶貧困戶中最早到電站務工的婦女,家里有6口人,空閑時間就到電站打工增加家庭收入,也順便照顧小孩。她說,到電站務工的婦女長期不固定,多的時候會在50人左人,100元一天,做完就能領到錢。
電站管理辦公室墻上“財務公開”欄,“第一批分紅人員名單”向196戶貧困戶發放的紅利款250元。
據了解,“母親幸福光伏電站”建成后,直接交由威寧“種太陽惠民服務社”負責管理運營。其間,總經理羅曉明時常會跑到主控室瞧瞧發電度數,看著一天天上漲的數字,他打心底里高興:“只要天氣好,每天發電量都會在三、四千度。有了這座電站,脫貧就有了希望。”
羅曉明說,電站投運兩年零十個月來,發電量很不錯,除了他與3名管理人員外,全村30余名貧困婦女在此務工。電站投運以來,發電收入列支了20多萬元工資,為貧困戶分紅4.9萬元。光伏發電國家補貼到位后,所有扶貧項目均可按鄉政府的方案落實。
板底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鄉長陳波介紹,光伏發電扶貧項目鄉里制定得有方案,每年的電力銷售收入中,10萬元作為工資支付,5萬元用于資助考取大學的女大學生獎勵經費,5萬元用于大病醫療救助,其余發電收益用于發放產業發展資金、土地流轉費用,以及解決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
據悉,“母親幸福光伏電站”于2016年10月26日并網發電,發電裝機容量500千瓦,年均電力銷售收入50.37萬元。該電站由南方電網公司出資600萬元修建,捐贈給畢節威寧縣板底鄉政府管理。
羅曉明說,“電站能夠正常運行,帶來這么好的收益,還得益于供電部門的大力幫助。”
2017年2月,“母親幸福光伏電站”突然停運,不能正常發電,這讓羅曉明很是著急。他十萬火急地找到威寧供電局相關部門說明情況,該局馬上派出生產設備部技術員與鹽倉供電所一起及時幫助處理故障。
經過反復檢查,發現故障原因為配電柜進出線開關斷開,站內交、直流失電。在供電人員的指導下,電站工作人員立即調用三相發電機發電,控制電源帶電,終于啟動并網,恢復正常運行。
威寧縣鹽倉鎮供電所負責人羅利軍說,為了確保光伏發電站的正常運行,供電所會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對“母親幸福光伏電站”用電情況進行檢查,做好用電指導、電量抄核、電費結算及安全用電培訓等工作,助力脫貧攻堅。
截至8月14日下午2時35分,電站累計發電量已達145.6182萬千瓦時。當天,為電站光伏板做清潔工作的孟春秀等16名彝族貧困家庭婦女領到了當日務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