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容器產品技術
在電能質量方面我們經常聽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抵消這樣的詞語。無功補償也是一樣的,因為電網中大部分存在感性無功,所以用電力電容器發出的容性無功去補償。
NO1.為什么要進行無功補償?
無功補償的要求是電網公司功率因數不能太低。電網中的感性無功含量過高,會導致電網的損耗增加和電壓下降。對用電用戶來說:電力局對不同的用電用戶會有考核,功率因數是0.9或者更低,就會有一個力調電費。
NO2.智能電容器的組成?
智能電容器為模塊化設計,組成模塊有:高品質電容器、電抗器、智能測控模塊、投切開關模塊、線路保護模塊、人機界面模塊。
模塊化結構
智能電容器為模塊化結構,體積小、現場接線簡單、維護方便;只需要增加模塊數量即可實現無功補償系統的擴容。
高品質電容器
采用自愈式低壓補償電容器,電容器內置溫度傳感器,反映電容器內部發熱程度,實現過溫保護。
嵌入投切開關模塊
智能電容器內置投切開關模塊。投切開關模塊由晶閘管、磁保持繼電器、過零觸發導通電路和晶閘管保護電路構成,實現電容器“過零投切”,保障投切過程無涌流沖擊,無操作過電壓。開關模塊動作響應速度快,可頻繁操作。
完善的保護設計
智能電容器具有停電保護、短路保護、電壓缺相保護、電容器過溫保護等功能,有效保障電容器安全,延長設備壽命。
人機界面友好
顯示電流、電壓、無功功率等設備運行參數;顯示投切狀態、復合開關模塊故障狀態、通訊狀態;并可方便實現調試/工作狀態切換、手動/自動操作功能。
NO3.為什么叫智能電容器?
智能電容器的幾個特點:模塊化、集成化的、單片機可以通過軟件編程去控制檢測電容器的運行狀態故障狀態,進行保護、進行通訊。所以稱之為智能電容器。
智能電容器是通過通訊來控制的,有幾個優點:點它的接線非常簡潔(我們會配送一些數據線,客戶只要用數據線將的產品組網起來就可以了);而另外一個優點是可以將數據傳送到后臺或者主站(比如說客戶有一個終端,然后把的數據都監控起來,那么就有這個條件,將數據傳送給他們)。
智能電容器還有自檢功能:過溫、開關故障、諧波保護,一旦出現故障,比如缺相或者容量衰減比較多或過溫了,那這個時候它會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的是智能電容器的投切壽命。目前,我們智能電容器產品制造部浙億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電容器,在國網公司的實驗室做過200萬次的投切試驗,這個技術目前在整個智能電容器行業里面非常的。
方便監控,出故障以后,一目了然,可以看得到的;再就是標準化生產,智能電容器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那么,它是可以作為一個標準化生產的元器件,一些工藝都可以標準化。
智能電容器廣泛的用途是多機組網,它可以實現32臺的聯機,這時系統補償容量會非常大;組網的形式也很靈活,它可以共補和分補來組合,也可以不同容量的電容器來組合。
NO4.為什么會有分補?
分補基本上是在民用電,單相負荷比較多,引起三相功率因素不平衡的時候需要用到分相補償。對于不同容量的電容器來組合的原因:一是出于成本考慮,如果是單臺電容器比較小,加上總數比較多,這樣成本比較高;二是出于補償效果,如果說都是大的,那成本是低了,但是在負荷量比較小的時候,或者是補償精度比較要求高的時候,就不好用,所以說必須配置一些小容量的。通常稱之為級差。
NO5.抗諧波方面
電力電容器阻抗有一個特性:諧波含量越高阻抗越低,回路里產生的電流會越大,電流大會產生過電流,電力電容器的壽命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必須考慮抗諧波的產品。抗諧波的產品有7%,5%、6%、12%、14%、14.8%等電抗率,電抗率越高,成本會越高。所以必須知道怎么選擇電抗率產品或者需不需要抗諧波產品?
在這里,有兩個表格:一是設計前期的現場,根據設備的清單,計算非線性負載變壓器總量的百分之多少去選擇產品。
當非線性負載總含量低于變壓器總容量的15%時,可以用普通的電容器去補償;非線性負載總容量大于15%,小于50%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用7%的電抗率;如果大于50%的情況下,基本選擇14%的電抗率。
表格就是可以看到,可以根據電壓諧波的一個含量選擇產品。當電壓諧波低于2.5%的時候,可以選擇普通的智能電容器;有一個條件,在這個3%的電壓諧波中,高次諧波也不能太高。當電壓諧波總畸變率低于8%的時候,可以選擇7%的;如果高于8%,應該選擇14%了。如果高于25%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實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