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結構發泡成型的工藝組成和因素
2019-07-02
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紹了關于低壓結構發泡成型的優缺點和特點,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工藝組成和因素。
低壓結構發泡注塑工藝過程與普通注塑十分相似,由以下工作程序組成:
1,注射充模:注射時,料筒計量室中的熔體以短的時間注入模腔。由于注塑速度快、時間短,發泡劑還來不及放出氣體進行發泡,這時型腔未被熔體充滿。
2,型腔內發泡:在熔料注入模腔以后,在預塑料中均勻分布的氣體就要開始膨脹,熔料體積增大,直至模腔全部被充滿,與此同時模腔的熔料將受排出氣體的反壓作用。
3,塑化計量:含有發泡劑的成型材料從料斗落入塑化料筒中,由于螺桿的旋轉將物料塑化和熔融并輸送到料筒前端的計量室。發泡劑在溫度和剪切的雙重作用下開始分解并均勻分布到熔料中去。由于自鎖噴嘴的封閉作用和背壓作用,使熔體壓力要高于發泡劑氣體的發泡壓力,從而阻止塑料熔體在料筒中提前發泡,只有注入模具型腔時才能發泡。
4,定型冷卻:模具冷卻作用使熔體的熱量排出,于是塑料制品的表面與芯部形成較大的溫度梯度。在冷卻和芯部發泡氣體的壓力共同作用下,型腔表面形成致密的表皮層
5,脫模頂出:當型腔的致密表層能承受芯部氣體的壓力,并能經受頂出時,即可脫模。脫模后的制品可進行水冷,這樣可節省冷卻時間,縮短成型周期。
工藝因素:
1,注塑壓力:在模腔澆口處使聚合物熔體壓力突然降低有利于氣泡的形成和增長,然而這又會使在流道內的熔體形成氣泡的可能性減少。使用較高的注射壓力得到的氣泡不大,但卻很均勻。
2,注塑溫度:充模時,熔體溫度對氣泡動力起到重要作用。熔體溫度是控制氣泡增長的重要工藝因素。熔體溫度降低,氣泡形成較少,氣泡增長慢,隨著溫度降低,熔體粘度會增加。
3,保壓壓力:保壓壓力對控制結構特別重要,降低模腔壓力會促進氣泡的增長,但如果保壓壓力過高,保壓時間長,模腔會補給更多的熔料而引起更多的癟泡。
4,注塑速度:為了獲得泡孔大小和泡孔分布均勻的結構發泡注塑制品,注射速度必須要快,這是為了保證在模腔內部全部發泡而不是在模腔以外處發泡。如果注射速度慢會使氣泡流經噴嘴和澆口的時間變長,會產生大小不均的泡孔,而位于前沿的熔體由于氣體已經逸出,會失去發泡作用而影響制品的物理機械性能。注塑速度慢還會使模腔表面流動的熔體固化,增加了后續熔料的流動阻力并使制品密度加大。但是不適宜的高速注射會導致熔體與模腔壁之間的強剪切作用,使含有氣泡的熔體在模具表面上滑動,產生粗糙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