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價簽是物聯網在新零售領域的一種典型應用,它給改價、集中管理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的提高了價格管理的效率。但我覺得電子價簽的價值才剛剛開始,價簽作為用戶與零售商的交互媒介,還有的發展空間。目前全球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大廠家主要是三家,瑞典Pricer公司、法國SES公司(已被京東方收購)和漢朔科技,由于技術門檻不高,這兩年很多小廠家蜂擁而入,其中杭州智控科技和阿里合作緊密,發展快。由于市場剛剛啟動,當前并沒有事實上的霸主,短期內,基本上誰的市場開拓能力強,將獲得較高的利潤與份額;長期來看,硬件價格非常透明,電子價簽定價受上游廠家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技術創新,盈利空間將被壓縮。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肯定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商品價格數據非常有價值,個分析點就是價格對銷售拉動的影響,基于電子價簽系統收集的年度價格變動數據,結合銷售收入數據,分析價格對銷售的拉動情況,幫助管理者確定一個合適價格。
如果小店家可以讓度部分數據權,廠家以云服務的方式接入店內的電子標簽,那么廠家有機會拿到商品國內的實時價格,成為服務商。可以基于價格數據提供針對制造廠家、物流廠家的引導性服務,快速的平抑市場價格,使商品價格更加穩定。也可以由國家出面,做一個價格監管平臺,統一監管這些電子標簽,實時監控貨物價格。
信息交互
用戶在門店內眼看到的是商品,第二眼看到的就是價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掃碼交互,用戶可以查看自己的手機,獲取貨物的生產、使用、保養等內容。用戶也可以關注某一商品,當商品降價時系統及時通知用戶前來購買,提高用戶購買效率。
從某種意義上說,門店就是一個博物館,它在售賣產品的同時也展示產品,通過電子價簽,我們可以打開商品博物館的大門,可以更方便的了解商品的各種知識。
技術革新
電子價簽雖小,與他相關的技術革新卻在不斷發生,當前電子價簽迫切的問題是成本問題。現在的雙色電子價簽,成本價基本在40左右,如果成本價能降到10元以下,將加速電子價簽的普及。目前看采用RFID供電的無電池方案將會成為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電子?水屏在不切換的時候不耗電,顯示終端使用RFID傳輸數據、供電,如果需要改價,使用特制的RFID終端,通過RFID 邊供電邊寫入,采用這種方案,電路將非常簡單,成本會降到現在的1/2。這個方案,無法做到集中改價,需要店員找到對應的價簽,逐個改價,適用于小店,小店店面小,改價量小。
電子價簽是一種新鮮事物,由于藍牙、電子?水屏的技術日趨成熟,預計在2019 ~ 2022 年成為新零售領域的現象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