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行業運行情況
1.1 整體運行態勢較為良好
2017年1-6月我國玻纖行業(大陸地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2.9億元,同比增長12%;利潤總額66.2億元,同比增長19.5%。
1.2 產能控制壓力巨大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玻璃纖維行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進入2017年,在其它行業相對低迷的情況下,玻璃纖維行業內外涌起玻纖池窯項目建設熱潮。
協會積進行行業預警和宣傳引導,向工信部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交《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當前工業投資與技術改造情況與政策建議》,及時反應行業情況。行業骨干企業帶頭延緩產能擴張步伐。
1.3 市場供需維持在較好水平
在家電、汽車等市場增長迅速基礎上,部分熱塑性復合材料逐步開始在市政管網、輕質建材、建筑模板等領域拓展應用,促使熱塑市場需求保持持續快速增長。
風電市場自去年起進入調整期,今年上半年持續調整并在海上風電、東南沿海低風速風電項目不斷實現突破發展。
電子細紗方面,雖然從4月分開始,PCB及CCL企業訂單明顯減少,電子布價格出現回調,但受惠于近年來玻纖細紗產能結構優化、產業用細紗細布市場快速增長,玻纖電子細紗的價格基本穩定在高位。
1.4 市場需求旺盛
1、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回溫,帶動需求復蘇和增長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和《巴黎協定》的簽署,促使人類不斷尋找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和辦法,促使輕質高強纖維復合材料日益受到追捧。
復合材料行業運行情況
2.1 同質化競爭問題未得到有效改善
2017年1-6月我國玻纖增強塑料制品行業(大陸地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6.0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利潤總額35.6億元,同比增長0.3% 。
2.2 環保督察觸發行業洗牌,產業轉型加速推進
隨著環保督察風暴的來襲,一大批中小企業被迫臨時停工停產,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造成不小影響。
包括創業板、新三板上市在內的部分大中型企業,由于管理規范,審批手續和環保設施齊全,基本沒有受到環保督察的影響,在其他競爭對手生產受限和下游市場持續升溫的雙重利好作用下,這些企業訂單明顯增加,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水平與以往相比都有明顯提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已經多次表達對華強硬貿易立場,印度則于近期宣布對華93種產品征收反傾銷稅,西方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
2.3 綠色經濟發展為行業帶來新機遇
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21.2萬輛,同比增長19.7%,傳統商用車產量的增加超過20%,帶動車用復合材料產銷量持續增長。
2017年上半年新增裝機預計在550萬千瓦左右,同比回落4.2%。風電新增裝機地域轉移特征明顯,東中部和南方地區新增裝機總量首次超過"三北"地區。
未來走勢及應對措施
3.1 環保督察常態化,加強規范管理是企業轉型發展必由之路
環保問題不再心存僥幸!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必須主動去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增加環保投入,加強規范管理。無論過程多么曲折和艱難,企業都必須徹底解決環保問題。未來合規化、綠色化的生產經營模式,是纖維復合材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3.2 市場形勢不容樂觀,繼續做好產能控制與有序發展
電子覆銅板行業在經歷了去年的瘋狂增長后,后續訂單明顯減少;風電行業持續推進地域轉移和結構調整,預計全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將略低于去年,未來行業發展更多要依靠政策持續支持;
3.3 企業應用研究砥礪前行,制造業轉型為新材料應用提供機會
材料作為制造業的基礎,其應用創新是制造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全球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轉型,具有輕質高強特點的纖維復合材料有望在汽車及軌道交通輕量化、石化防腐、風電新能源、環保等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3.3 企業應用研究砥礪前行,制造業轉型為新材料應用提供機會
企業必須堅持開展應用研究,以滿足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需求為契機和指導,做好應用研究與市場拓展,實現企業新的更大發展。
綠色纖維復合材料,是指在原料選用、生產加工、產品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各種天然資源和能源,并能夠實現資源化和可循環再利用,實現產品全生命期內與生態環境和諧,對人類健康無害。綠色纖維復材生產與使用,具有節能、環保、低碳、安全、可循環、長壽命的特征,核心價值在于改善和提升人類生產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