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盡量限制事故的擴大。首先解除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 威脅;其次,堅持設備繼續運行,力求維持整個電力系統的相對穩定。
(1).發電機保護(詳見《繼電保護運行規程》 )動作:
a、比率制動式差動保護:作用于解列、滅磁、停機; b、復合電壓記憶過流保護:作用于解列、滅磁、停機; c、過電壓保護:作用于發電機解列、滅磁、空轉態; d、過負荷保護:作用于發信號; e、失磁保護:作用于發電機解列、滅磁; f、定子一點接地保護:作用于發信號; g、轉子一點接地保護:作用于發信號。
(2).發電機溫度過高
原因:a.電流過大或測溫裝置不正常; b.發電機冷卻系統故障。 現象:發電機定子、轉子線圈或冷、熱風溫度高于規定值。 處理:a.檢查測溫裝置; b.發電機風機的電氣控制或風機機械部分故障; c.改善發電機冷卻條件,檢查冷卻系統是否堵塞,冷卻水壓力、 流量是否足夠; d.在不影響全廠出力的條件下,適當調整各機組有、無功負荷; e.減少機組負荷,直到溫度降至額定值以內為止。
(3). 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
當轉子絕緣電阻降到 0.1M? 以下時,就應視為已發生一點接地故障。 原因:a.勵磁回路絕緣損壞; b.滑環、碳刷架等炭粉過多,引起接地。 現象:a.發出轉子一點接地信號; b.勵磁回路的正極或負極,對地有電壓。 處理:應立即報告調度,盡快轉移負荷,解列停機。
(4).發電機定子一點接地。
現象:a.發出定子一點接地信號; b.發電機三相電壓不平衡。 處理:a.報告調度和有關領導,并做好接地選擇準備,測量發電機零序 電壓值,初步判斷故障區域。 a.對發電機 10KV 系統的設備進行檢查; b.根據接地信號的指示范圍,進一步查找接地點; c.接地期間可適當降低電壓運行; d.找出接地點后應迅速消除,若一時不能消除,運行時間不得超 過 2 小時。
(5).發電機的非同期并列
原因:由于人為誤操作、誤接線、同期裝置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非同期并列。 現象:a.發電機受到劇烈沖擊,有極大沖擊電流; b.系統電壓下降; c.發電機聲音異常,定子電流劇烈擺動。 處理:a.立即跳開發電機斷路器,停機檢查; b.測量發電機絕緣電阻; c.進入發電機內部,檢查線圈端部有無變形; d.找出非同期并列的原因并消除; e.檢查處理后開機并手動緩慢升壓。
(6).發電機斷路器自動跳閘。
原因:a.發電機內部故障(如定子線圈短路或接地短路) ; b.發電機外部故障(如發電機的出線、母線或線路短路) ; c.繼電保護裝置及斷路器操作機構誤動或值班人員誤碰觸。 處理:a.發電機斷路器分閘后,監視機組停機過程,必要時手動; b.檢查發電機及相關一次設備,搖測發電機絕緣; c.取得保護跳閘報告及跳閘波形圖; d.根據 b、c 兩項分析跳閘原因及設備現狀,采取相應措施。
(7).差動保護動作
原因:差動保護動作一般是發電機內部(包括出口開關至發電機母線槽)發生短 路故障引起。 現象:a.語音報警, "發電機電氣事故"光字亮; b.發電機出口斷路器跳閘,滅磁開關分閘,停機; 處理:a.對差動保護范圍內的一次設備進行全面檢查; b.檢測發電機定子線圈絕緣電阻是否合格; c.檢查差動保護裝置是否正確,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d.如未發現任何異常現象,可對機組進行遞升加壓試驗,如升壓 試驗正常,可并入系統,并加強監視。
(8).過電壓保護動作
原因:a.機組突然甩負荷引起電壓過高; b.機組空載時,由于勵磁系統故障引起過電壓。 現象:a.語音報警,光字信號亮; b.發電機出口斷路器保護跳閘; c.斷路器跳閘前瞬間電壓突然升高,達 1.3 倍額定電壓; d.滅磁開關跳閘,機組進入空轉態運行。 處理:a.若是甩負荷引起,檢查絕緣;如正常,可立即升壓并網; b.若是勵磁系統故障,應作相關檢查及試驗后,方可開機。
(9).失磁保護動作。 (詳見《繼電保護運行規程》 )
(10).發電機升不起電壓。 (詳見《勵磁系統運行規程》 )
|<12>>
(11).發電機的振蕩和失步:
原因:當系統發生某些重大事故時,發電機的出力與用戶的負荷不能平衡。 將使發電機產生振蕩和失步。
現象:a.定子電流在大范圍內進行變化;
b.定子電壓也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振蕩,通常電壓值降低; c.有功功率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振蕩; d.轉子電流表指針在正常值附近擺動; e.發電機發出"鳴"聲; f.其他并列運行的發電機的儀表也相應地擺動,但幅度較小。
(12).發電機的著火
現象:a.發電機可能出現事故光字,語音報警、有關保護動作; b.發電機有沖擊聲或嗡嗡聲; c.機組可能自動停機; d.發電機進人筒處冒煙,并聞到焦味; e.機組火災報警裝置發出火警信號。 處理:a.必須首先確認是否發電機真的著火。 b.確認著火而未自動停機,手動將機組開至空轉,并手動跳開滅 磁開關,為避免機組由于一側過熱,而使主軸彎曲,禁止在火 災完全熄滅前,將機組完全停下(因保護動作自動停機除外) 。 c.關閉發電機冷卻風機。 d.確認機組已不帶電壓后,手動打開發電機消防滅火水管 e.火被完全撲滅后,停止給水,并將機組完全停下,并做好檢修 安全措施。 滅火時注意事項: a.不準破壞發電機的密封; b.不準用干砂、泡沫滅火器; c.泡頭內已有濃煙冒出,嚴禁人員再進入泡頭滅火(即使帶防 毒面具也不準許) 。
(13). 機組爬行
現象:a.機組處于停機態,且導葉全關時,自動轉動; b.監控系統報"機組爬行"信號和"轉速大于 1%ne"信號。 處理:a.立即手動投入制動閘; b.投入制動閘后若不能使機組停止轉動, 應迅速投入軸承減載泵 (高頂油泵) ,解除剎車,并立即打開機組的發導、水導潤滑油,適當手動調整機組輪葉 開度; a.立即關閉尾水門或按緊急停機按鈕; b.機組停穩后,可切除發導、水導潤滑油和軸承減載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