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由主產業鏈上的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儲能產品生產企業、接入設備生產企業、電力軟件系統研發企業組成。據埃森哲公司預測,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9400億美元,約占當年GDP的7%。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直接帶動了智能電網、微電網、冷熱電三聯供、屋頂太陽能、物聯網、智能家居、儲能等一系列產業的增長。一時間,眾多企業紛紛投身能源互聯網這片"藍海",他們中有的成立售電公司,從售電端進入;有的瞄準各地工業園區,搶占能源互聯網終端用戶;也有計量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大數據分析的,那么,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電纜企業該如何分食能源互聯網這塊大蛋糕呢?
目前,電纜在輸電網、配電網、用戶側、分布式能源、太陽能、風電等領域廣泛應用,在能源互聯網大環境下,需要將信息和各個領域實現融合發展,作為其中重要環節的電纜產品同樣需要有對于智能化的考量。
智能電纜或成行業發展"新大陸"
據了解,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產值規模早已達到千億級別,成為世界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國。與龐大產值規模相反的是,中國并沒有出現世界級的電纜巨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電線電纜產品以中低端為主,產品附加值低,而技術含量高、高電壓等級的產品與電纜材料全部依賴進口。
電纜行業需要創新,尤其是隨著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智能電纜或將成為電纜行業"藍海"所在。
電纜與其他單元式電力電器產品不同,單元式產品便于測量和監控,利于智能控制設計、實施,成本低。而電纜屬于分布式產品,線路長,沿線環境條件復雜,影響因素多,不利于智能化實現。光纖技術的發展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光纖復合電纜就是該技術發展下的產物。
那么,何為光纖復合電纜呢?亨通電力產業集團執行總裁鮑繼向我們作了這樣的解釋:光纖復合纜是一種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纖、輸電線于一體,可以解決設備用電、信號傳輸等問題。目前亨通已經將光電復合電纜做成了一個系列,從OPGW、OPPC、OPMC、OPLC、OPOC到BOPMC、BOPLC,這些產品在哈密南-鄭州±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西藏(那曲青龍至北拉)35kV輸電工程、亞馬遜大跨越等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接連刷新OPPC、OPGW等產品的抗雷擊、重覆冰、大跨越等多項世界之最。
智能電網在輸電環節要加緊建設電力輸送"高速公路",電力高速公路建設帶動了導線尤其是特種導線的需求。作為亨通電力產業集團旗下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中特高壓導線、特種鋁合金線桿產品的中堅力量,依托亨通電力產業集團在產業鏈及研發制造方面的領先優勢,亨通特種導線在國網和省網集采、企業客戶市場推廣中不斷拿下重磅訂單。據鮑總介紹,亨通電力特種導線包括常規導線、節能導線、增容導線三大類別,可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場合用導線需求。
電纜質量問題不能商量 更不能打折
2016年6月18日,陜西西安長安區一變電站因電纜溝失火導致其中一臺主變故障起火,造成另外一臺主變壓器跳閘,同時波及330千伏南郊變#3主變故障跳閘,南郊變330千伏停電,此外還致使位于西安的韓國三星半導體工廠約損失10%的生產力,造成約數百億韓元的損失。
這一事故再一次給電力從業人員敲響警鐘,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電網安全需要質量過硬的產品,對企業來說,保證產品質量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國建設智能電網的目的也是為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讓人們用起來更方便、更放心。
"2015年亨通之所以能實現逆勢增長,實現營收480多億,品牌價值高達239.71億,靠的就是多年來亨通過硬的產品質量。我們寧愿犧牲產量,也絕不犧牲產品質量,質量問題不能商量,更不能打折!"鮑總說。
正如鮑總所說的,質量是企業生存之道,特別是要做一個國際化企業,百年亨通,質量肯定是第一位的。為此亨通建立了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圍繞體系去運營管理,對質量進行把控。在生產環節,從員工入廠第一天起就給他們灌輸質量意識,通過多種渠道對質量進行把關;其次在員工考核晉升環節,每一個員工的職業發展與質量緊密掛鉤。
適應經濟"新常態" 向產業鏈高端轉型
對于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家都在談"新常態",談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到中高速發展。對于"十三五規劃",最受關注的話題當屬"供給側改革"、"智能制造"、"走出去"。而這三者的核心部分就是工業,特別是制造業。
電線電纜行業是僅次于汽車制造業的第二大產業,能否在供給側改革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直接關系著企業的長久發展。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鮑總說:"我們亨通現在提倡'抓兩頭、放中間',一頭指產品研發設計,一頭指營銷,中間放開的則是低端產品制造環節。目前市場上低端電纜產品已經嚴重過剩,而高端電纜產品很少有企業涉及,為了保證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企業做出選擇。"
盡管近幾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相對不樂觀,電纜市場并不如意,但亨通卻在電力系列產品上實現了30%左右的增長,這得益于亨通一直在向高端產品的轉型,包括500KV超高壓技術、220KV以上的海底電纜技術、特高壓節能導線、新能源電纜(風能、太陽能、新能源汽車電纜、充電樁電纜等)、智能電網系列、高鐵用系列、耐火系列、碳纖維系列、超導系列等領域的高速發展。
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亨通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工廠,從信息化平臺的打造、智能化設備的改造,客戶—工廠—供應商這一供應鏈的打通,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智能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實現技術和制造模式的轉型。通過智能化的改造,未來在中國的線纜企業將減少用工80%以上,部分工廠實現無人化,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是具備國際化競爭力的企業。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掀起了新一輪的高峰,而國際化也是中國線纜行業的必經之路。最近兩年,亨通不斷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尤其在2015年亨通連續收購了印尼上市公司Voksel,南非最大線纜企業阿伯代爾、西班牙薩拉戈薩線纜公司及葡萄牙阿爾卡布拉電纜公司,"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已然成為亨通國際化的一張名片。
能源互聯網大風已起,行業新一輪的洗牌即將開啟,越是在經濟形勢不樂觀的時候才越能體現出一家企業的競爭力。
作為中國電力線纜行業產品最齊全的企業,亨通電力產業集團正逐步由生產研發型企業向創新創造型企業轉型,由產品供應商向全產業鏈集成服務商轉型,由制造型企業向平臺服務型企業轉型,由本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除產品外還涉及電力設計、研發、EPC等服務,目前已成熟掌握智能電網系統解決方案、海洋工程系統解決方案、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智慧城市系統解決方案等八大系統核心技術,為全面進軍能源互聯網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關閱讀:
逆勢增長38% 揭秘電纜榜首必殺技
全國人大代表崔根良:一代民營企業家的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