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這意味著,今后包括煤制天然氣在內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將會繼續獲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
在鄂爾多斯開辦煤化工產業投資咨詢事務所之前,林曉峰一直在北京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從事有關中國煤化工前景的預測和分析。
他認為,內蒙古在傳統煤制甲醇、合成氨等產品結構性過剩后,推動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等產業,是內蒙古發展現代煤化工的一個方向。
"但內蒙古在引進相關煤化工產業時,需要仔細甄別項目的投資前景,"林曉峰說,要在產業布局時規劃外送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和項目風險評估,防止在新一輪投資中產生新的產能過剩和現代煤化工產業步入新的困境。
重組不一定能挽救煤化工企業
"事實上,煤化工產業一直被看作是原煤就地轉化的'救命稻草'。在煤化工行業,目前,煤制油、煤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前景依然被看好。"長期關注內蒙古能源市場的民族證券能源分析師田全建告訴《北方周末報》。
5月底,國家在歷經幾年收緊煤化工項目的審批權后,首度放開了煤制天然氣的審批,并將三個大項目中的一個放在了內蒙古。目前,在內蒙古投入大量資金開發現代煤化工項目的依然以國企為主。
田建全分析,煤化工的興盛緣于2011年以來的國內煤炭價格下行。過剩的煤炭資源需要就地轉化為煤化工產品,"逢煤必化"成為內蒙古伊泰等多家煤企的選擇。但因該產業投資巨大,技術含量高,項目投資充滿風險。
他說,當前,現代煤化工有其發展較好的一面,但也有部分項目受規劃、污染和技術路徑等因素影響,項目進展受到困擾。
山東久泰集團內蒙古分公司的二期烯烴項目在項目建設期就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困境。
今年6月初,山東兗礦集團鄂爾多斯分公司與久泰集團內蒙古分公司簽署股權收購協議顯示:兗礦集團以18.4億元收購久泰能源內蒙古分公司煤制烯烴項目52%的股權。收購后兗礦集團要注資久泰集團的內蒙古項目。
據了解,久泰集團內蒙古分公司烯烴項目位于準格爾旗大路新區。項目預算總投資82.4億元。設計年產烯烴60萬噸。該項目2012年4月開工建設,截至2015年已經完成投資40億元,由于資金短缺,該項目一度處于停滯狀態。
在內蒙古經信委和鄂爾多斯相關部門的協調推動下,兗礦集團同意與久泰集團通過股權出讓重組,重組完成后,兗礦集團將投資40億元,完成久泰準格爾旗大路新區60萬噸烯烴項目一期收尾工程和全面啟動二期工程,適時推動烯烴項目和下游二甲醚、乙二醇和芳烴的研發和生產。
此前,國有獨資企業大唐集團公司在內蒙古東部區的煤化工項目也陷入資金短缺困境,2009年的內蒙古大唐公司克什克騰旗天然氣項目一直沒有正常投產。大唐內蒙古公司多倫縣烯烴項目也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困擾。
2014年,大唐公司欲與中國國新能源公司合作重組,但簽訂了"煤化工及相關項目重組框架協議"后,重組一拖再拖。
產能過剩跡象沒有顯現
有關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前景,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煤炭工業發展形勢及"十三五"展望》中描述,"十三五"期間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能源需求仍受強度下降、能源結構低碳化發展、煤炭開發和利用環境制約增強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維持3.5億~4.5億噸的煤炭轉化規模,煤制油和煤制氣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4000萬噸和2800億立方米,煤制烯烴產能也將達到4100萬噸。
今年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截至2015年底,內蒙古已經形成142萬噸煤制油、106萬噸煤制烯烴、17.3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的生產能力。從數據分析,未來煤化工市場有巨大發展空間。
煤化工行業在中國面臨著新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煤化工領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氣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項目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產量與節能減排相結合的前提下,占總量三分之一多的內蒙古現代煤化工發展前景可觀。
林曉峰說,現代煤化工產業中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等均是國家短缺的戰略物資,從國家層面分析,現代煤化工在2020年左右會出現一個高速發展期。目前,現代煤化工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現代煤化工的未來
田建全認為,無論當前市場如何波動,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無疑是中國能源戰略轉型的必由之路,但現在煤化工行業處在低谷期時往往會加速行業的整合和洗牌,而具備核心資源和優勢的煤化工企業的實力會更加鞏固,并且有可能產生新一輪重組。
他說,煤化工產品應用廣泛,除了煤制油、煤制氣等的應用外,烯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航天飛機,生活用品所用的塑料都是從烯烴生產而來。國內外大都采用石油生產烯烴,而對于60%以上石油需要、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且水資源短缺的中國而言,煤制烯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林曉峰看來,現代煤化工的布局需要持有科學發展觀的態度,只有科學的布局才有可能避免產業發展走向無序,避免重蹈當年"煤制油"產業一哄而上的老路。
據了解,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將在鄂爾多斯、呼倫貝爾、赤峰等水煤組合條件較好地區,加快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醇等的升級示范項目建設。
為配套煤化工項目有序發展,內蒙古液體化學品外運瓶頸問題也將有望獲得突破。今年,內蒙古將配套建設煤制油、煤制氣管道,煤制油氣項目與配套管道同步建設、同步投產運營。
林曉峰稱,盡管內蒙古被國家列為現代煤化工發展重點區域,但由于需要生產與外運的配套,今后幾年,內蒙古煤化工產業的國企與民營企業重組還將發生。
原標題:內蒙古煤化工:前景與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