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勾勒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一批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項目落戶開工、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獲準建設……以“新基建”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正成為安徽穩經濟的焦點。作為創新大省,安徽省的新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產業在“新基建”浪潮的引領之下,國企與民企協同發展,危中尋機勾勒出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老產業”醞釀新增長
在安徽銅冠銅箔有限公司的廠房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實時監測調整產品的各項指標,一卷卷薄如蟬翼的銅箔從這里下線,雖然銅箔的厚度只有幾微米,但韌性卻比紙張強得多,就算用力拉扯,銅箔也不會被撕開。
“銅箔是非常好的導電體,目前廣泛應用在鋰電池、PCB等構建中,是5G基站建設必不可少的材料。”安徽銅冠銅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印大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公司產能規模已經達到4.5萬噸/年,伴隨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利潤也很可觀。
印大維表示,銅冠銅箔的電子銅箔、銅板帶、高端銅線材等產品在“新基建”的上游產業中占據主要地位,特別是電子銅箔產品。5G時代到來萬物將會互聯,從云空間-基站-個人終端都離不開高端電子銅箔這種實現終需求的基礎材料。
根據中信證券針對高端銅板帶箔的研報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中國5G基站建設累計用高頻高速PCB銅箔產值規模將分別達到165.6/94.6億元,高頻高速PCB銅箔總量分別為20.2/11.5萬噸。
“雖然疫情曾給社會經濟按下過‘暫停鍵’,但多年來,安徽以創新為引領,夯實了發展之基,以5G技術為主導的‘新基建’正為優勢‘老產業’帶來發展新動能。”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與產業經濟研究處處長王尚改說。
存量產業“攀上”增量機遇
在江淮汽車的總裝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即將下線的新能源電動汽車進行裝配和調試工作。這條總裝生產線由內飾線、底盤線、合裝線、調整檢測線四條主干線組成,完成這四道工序,一輛嶄新的新能源汽車便由此誕生。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后,行業進入轉型的嚴冬期,整車銷量減少,利潤下降。”江淮汽車新能源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夏順禮告訴記者,“新基建”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打開了一扇窗,通過推動充電設施普及,帶動全國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將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與規模化突破。
夏順禮表示,一旦抓牢“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加速建設,預計將給上下游市場釋放萬億級空間。
與“新基建”相關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是安徽省近年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這些產業正依托“新基建”攀上新機遇,撬動新增長點。
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安徽是國內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省份,已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深度學習、類腦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上形成了的原創成果,并初步構建了梯度培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