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石油化工生產的發展,對石化生產裝置改造的規模越來越大。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石化企業在改造時通常采取在原裝置滿負荷生產的同時進行,這無疑增加了火災危險因素,從而加大了發生火災的危險性。
石化生產是一個自動化程度大,工藝流程復雜、生產連續性強,設備繁多、各項技術指標控制要求嚴的生產,而且生產的原料、產品等大多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同時具有高溫、高壓、深冷的工藝特點。應該說石油化化生產本身具有很高的火災危險性。而改造在裝置滿負荷生產的同時進行,一般要現場預制或安裝新增設備、管線,在原裝置停車大修時一次聯網。改造作業與生產深度交叉,周期長、工程量大,火災危險性大。
一、影響工藝操作
1.由于改造需要,部分裝置人員到現場配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操作力量。
2.裝置內運入大量設備,進入大量施工人員,有大量動火動土作業,破壞了正常的操作環境,致使聽、摸、擦、看、比等操作方法受到影響。
3.改造工期長,操作人員思想易麻痹,會出現違紀現象,定人定時、定路線定內容掛牌推號的巡檢得不到落實。
4.改造作業能損壞電纜、儀表,使儀表聯鎖不能正常動作,工藝參數得不到準確控制。這些能導致誤操作或違章操作,輕則設備受損泄漏,重則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二、易導致介質泄漏
1.工藝操作受影響,會使裝置系統出現異常,導致介質泄漏。
2.施工人員在裝置上立體作業時,因為安全知識少、判斷能力弱、勞動紀律松懈及技術水平低等原因,加上受高溫、高壓、深冷設備的影響,會焊割破損設備、管線、或高空墜物砸壞設備、管線、造成泄漏。由于化工生產的特點,泄漏的介質大多為易燃易爆物質、一旦介質泄漏,極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如乙炔的爆炸極限為2.5%-81%,乙烯的爆炸極限為3.1%一32%。
三、增加了大量火源
1.改造需用焊割火源。國內有關化工安全技術規程規定:帶油、帶壓、帶有其它可燃介質或有毒介質的容器、設備或管線一般不許動火,確屬需要時,作為特殊動火處理。這就控制了生產裝置區的火源。而進行新模式改造時,把整個裝置分解成每臺設備、每根管線來控制,每個點都可能進行特殊動火。改造高峰時,裝置內有數十個電焊、氣焊點同時作業。
2.改造作業能產生新的火源。如金屬焊渣、摩擦與撞擊產生的火花、電焊電路接觸不良處產生的高溫或電火花、人體靜電火花、進入裝置的機動車排出的火星等。這些火源流動性大、隱蔽性強,難于發現與控制,而且足以點爆一旦泄漏而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氣體。如撞擊火花能量達1mJ(毫焦)、人體靜電火花能量達0.5mJ以上,而乙炔氣量小點火能量僅為0.19mJ,乙烯為0.096mJ,乙烷為0.26mJ。
四、改造的防火安全對策
石化裝置改造存在許多危險因素,具有很大火災危險性,只有針對危險性,綜合考慮人和設備兩者的作用,實施技術與管理兩方面的對策,才能消除隱患,預防火災,確保改造的安全。
(一)建立改造組織機構建立裝置改造指揮部,將生產與改造納入統一指揮。企業生產與設備主管分別為正副總指揮,各職能部門主管為專業指揮。明確各部門安全職責,編制改造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發布安全通令及有關強化性規章制度。同時抽調消防、安全、生產、技術、設備電氣等專業部門人員組成改造執法隊,同時抽調一批責任心強、有經驗的職工組成現場監護隊。
(二)開展防火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板報、標語等形式,向職工反復宣傳有關防火安全知識。對參加改造的職工和外來施工人員分批集中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改造安全通令及有關安全技術規程。與施工單位簽汀《安全施工協議》,明確安全職責、獎懲辦法。做好這些工作,能增強職工防火意識,提高職工滅火能力。
(三)加強工藝操作
1.保證操作環境。嚴格按方案施工,進場沒備的放置、腳手架的搭建、動火動土作業等均不能影響正常的工藝操作。
2.抓好工藝與勞動紀律。堅持每班車間領導帶班制。加強職工工藝操作規程的培訓與考核,對重大操作步驟和主要技術指標控制"上板"、"上墻",抓好工藝、勞動紀律,嚴格工藝操作規程。加強交接班制與巡回檢查制的落實。
3.利用自控技術。充分利用裝置先進的自動控制技術,完成生產工序,正??刂乒に噮?,減少人為誤操作。
(四)強化設備管理
1.進行設備特護。繼續做好大機組的特護,同時在改造期間,確定關鍵設備及易泄漏設備為特級維護設備,由機、電、儀、工藝組成特護小組,制定特護方案,建好檔案。落實特護巡回檢查制度,加強設備接地線、聯鎖報警裝置及安全裝置(如壓力表、安全閥、阻火器、放空管、爆破片等)的檢查。加強設備檢漏工作。定期分析設備運行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防止作業破壞。要抓好施工紀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空中作業墜物砸壞設備及管線,動火割破設備及管線,損壞電纜及破壞儀表。
(五)嚴格用火管理
1.嚴格用火管理。嚴格按照特殊用火要求,抓好每項動火管理。實施每項動火,均采取"三提前一確認"的安全保證方案,即動火部位要提前一天申請,提前制定出安全動火方案、提前做好各種分析,一切動火基礎上要同車間和廠兩級確認方可進行。狠抓"三不動火",動火必須做到:①有批準的用火票。只有各項條件合格后才能批準用火票。首先,動火人員要有一定的作業資格,動火應由安全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無合格證者不能從事任何焊接作業。其次,應加強動火分析的深度和力度。動火分析必須由專業人員實施,分析數據必須填寫清楚,分析單附在火票存根上,以備存查。②有佩戴明顯標志的監護人。監護人要了解工藝流程和設備狀況,有較強責任心和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③落實好防火措施?,F場要有滅火器材。地面動火時,要采取措施遮擋水封、陰井、明暗溝。高處動火要采用接火盤、安裝鐵皮遮擋或石棉布圍欄等捕集熔渣,防止火星飛濺。風力在5級以上,必須停止高空動火作業。
2.控制新火源的產生。①要正確選用作業工具與形式,避免產生摩擦與撞擊火花。②電焊線破殘應及時更換或修理,不能利用與易燃易爆生產設備有聯系的金屬件作為電焊地線,以防止在電器通路不良處產生高溫或電火花。③嚴禁穿化纖衣服進入裝置,防止產生靜電火花。④進入裝置區的機動車必須安裝阻火器。⑤要采取防止焊渣飛濺措施。
3.加強現場監督。廠、車間二級安全執法隊全過程進行現場動火監督,發現違章,及時制止,消除每個不安全因素。
4.動火后的管理。動火結束后,監護、監督人員應及時對現場進行仔細的清理、檢查、熄滅余火,切斷電源,防止遺留任何火種,并留下值班人員,負責現場的巡回檢查。
(六)完備消防安全設施
1.檢查固定設施。對可燃氣體報警儀、火災自動報警進行日常性檢查,對消防冷卻水、蒸汽幕系統及消防泡沫站、消防水泵房、消防水炮等進行徹底檢查維修,確保完好率為100%。
2.設置移動設施。現場要配置移動式滅火器材、滅火推車,保證隨時使用。必要時,現場要增派消防車。
3.清理消防通道。排除障礙物,確保暢通。
4.設置警示標志?,F場要設置消防安全標牌、標語等,以起提示、警誡、禁止的作用。
(七)制定應災預案為能快速準確控制一旦突發的事故或火災,應針對客觀制定應災預案
1.生產類事故預案。應制定出當工藝操作、設備、電氣、儀表等生產系統出現異常情況下的緊急處理預案。預案應由安全、機、電、儀、工藝共同制定,要明確各部門職責及實施程序,配合方法。制定生產類應急處理預案,還須進行演練,提高職工事故狀態下的應變能力。一旦發生事故,能迅速處理,消除危險。
2.火災撲救預案。根據裝置生產及改造特點,針對關鍵設備與重點部位,制定火災撲救特別是惡性火災撲救預案,預案由消防部門牽頭召集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內容應包括:指揮組織機構、消防力量調派、通訊聯絡、撲救方法、交通管理、后勤保障、醫護急救等內容。同時要明確工藝、設備、電氣等專業為配合滅火救災而采取的措施。如用工藝方法切斷物料,消除可燃燒源;啟動蒸汽幕系統進行火場隔離,防止火災蔓延擴大等。
石化裝置改造是一項組織性強、技術性高、防火防爆要求特別嚴格的作業,必須實施嚴格可行的防火管理和安全可靠的操作規程。認真做好以上方面的工作,就能有效地控制住改造過程中火災事故隱患的源頭,從而達到改造作業零事故的目的,確?;ぱb置新模式改造的實施與完成。
[本資料為當寧消防網整理(原創、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尊重版權。當寧消防網系專業的消防器材商城,包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銷售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