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成型機可分為合模裝置與注射裝置。合模裝置主要作用是實現模具開閉以及頂出制品。合模裝置可分為連桿式和直接利用油壓實行合模的直壓式。
注塑模具試模成型機:
1.試模前,應檢驗所用原料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者因進行處理或更換。
2.根據選定的工藝參數將撩筒和噴嘴加熱至合適溫度,判斷溫度是否合適的最好方法,是在噴嘴與注塑模具主流道脫開時,用較低的注射壓力,使熔料自噴嘴中緩慢流出,再觀察料流流出情況。
3.如果料流中沒有氣泡、硬塊、銀絲、變色等情況,料流光滑明亮,即說明料筒與噴嘴溫度合適,可以試模。
4.試模時,先選擇低壓、低溫和較長時間下成型,然后按壓力、時間和溫度先后順序變化,以求得到較好的工藝參數。
5.若注射壓力小,型腔難充滿,可加大注射壓力。當增壓效果不明顯時,在改變溫度和時間,當延長時間仍不能充滿時,再提高溫度。但不能升溫太快、太急,以免塑料發生過熱降解。
6.在生產壁薄而面積大的塑件時,一般采用高速注射,對于壁薄而面積小,則采用低速注射。
7.試模中得到的塑件按圖樣要求進行仔細檢查,如塑件合格,即可認為該注塑模具合格。
注塑模具成型是指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形狀復雜部件的批量生產,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注塑模具注射成型過程大致可分為6個階段合模、注射、保壓、冷卻、開模具制品取出,此工藝反復進行,就可連續生產出制品。
注塑模具表面處理技術是通過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復合處理技術,改變模具表面的形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以獲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統工程。雖然旨在提高模具表面性能新的處理技術不斷涌現,但在模具制造中應用較多的主要是滲氮、滲碳和硬化膜沉積。
注塑模具在選擇材料時應具備的性能:
注塑模具的耐用程度與其所用材料關系極大,在這些塑件生產原料中,塑料的性能因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要考慮這類原料的選擇。它主要應當滿足塑件的使用要求,甚至注塑模具的設計也受原料內在性能的支配,如設計模具時必須考慮塑料熔料的流動性、成型收縮率、使用溫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