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部門聯合發文 助推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兩業融合步伐不斷加快,但也面臨發展不平衡、協同性不強、深度不夠和政策環境、體制機制存在制約等問題。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同意,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4個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順應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消費升級趨勢,通過鼓勵創新、加強合作、以點帶面,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目標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范區,企業生產性服務投入逐步提高,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兩業融合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意見》提出,要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包括:
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大力發展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應用,實現數據跨系統采集、傳輸、分析、應用,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質量。
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以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發展應用平臺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為支撐,推動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連接,完善協同應用生態,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務體系。
推廣柔性化定制。通過體驗互動、在線設計等方式,增強定制設計能力,加強零件標準化、配件精細化、部件模塊化管理,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靈活生產。
發展共享生產平臺。鼓勵資源富集企業面向社會開放產品開發、制造、物流配送等資源,提供研發設計、優化控制、設備管理、質量監控等服務,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
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支持設計、制造、施工等領域骨干企業整合資源、延伸鏈條,發展咨詢設計、制造采購、施工安裝、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一攬子服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導企業通過建立監測系統、應答中心、追溯體系等方式,提供遠程運維、狀態預警、故障診斷等在線服務,發展產品再制造、再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價值最大化。
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信息、物料、資金、產品等配置流通效率,推動設計、采購、制造、銷售、消費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形成高效協同、彈性安全、綠色可持續的智慧供應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