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能源局在北京召開了例行發布會,會上透露了這些信息:
1、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和相關裝機數據,從數據來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平穩期,但光伏仍然是新增裝機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2、12398投訴熱線處理情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方面,三季度主要反映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驗收不及時,上網電費結算不到位等問題。但未透露如何解決的,以及解決結果如何。
3、解讀了《國家能源局關于實施電力業務許可信用監管的通知》,關于這個通知,可以看伏妹兒昨天發的頭條:紅頭文件,國家要嚴管這些資質了。
4、介紹了前三季度電能替代相關數據,雖然只有兩三段話,但信息量很大。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宋雯表示,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八部委出臺《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7%,提出要在生產制造、交通運輸、居民采暖、電力供應與消費等重點領域,因地制宜,分類推廣電能替代。
《意見》出臺后,電能替代快速發展,2017年、2018年全國電能替代量分別達1286億、1577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了2.0%和2.3%;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22.9%提高到2018年25.5%,年均提升近0.87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電能替代保持較快增長,替代量合計達到16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30%,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
分領域看,工業、交通運輸、居民生活、農業領域電能替代比重分別占59%、8%、7%、3%。分產業看,冶金電爐、輔助電動力、建材電窯爐、工業電鍋爐等電能替代量合計比重接近55%。
未來一段時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仍將持續提高,電氣化水平也將不斷提升。
有必要再復習一下八部委出臺的《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里面多次提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占電力消費比重、主要通過可再生能源和現有火電滿足電能替代新增電量需求;同時提到,在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較大的電網,推廣應用儲能裝置,提高系統調峰調頻能力,更多消納可再生能源。
電能替代必然帶來用電量提高,且工商業電價水平偏高,對于已經在工商業用戶端實現平價上網的光伏來說,能源局此次重提電能替代目標,無疑為光伏發展帶來更多商機。
那么都有哪些領域要實施電能替代呢?
1、居民采暖領域
大力推廣各種電采暖方式,以電代煤。光伏+取暖將迎來機會。
2、生產制造領域
重點在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的服裝紡織、木材加工、水產養殖與加工等行業,試點蓄熱式工業電鍋爐,在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海南等地區,推廣電制茶、電烤煙、電烤檳榔等。
而上述地區,恰好也是光伏主要裝機地區。此次能源局透露的數據中,前三季度華東地區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32.2萬千瓦,位列全國第三,且這一地區以分布式裝機為主,屬于文件中提到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較大的電網"。工商業光伏在上述地區和行業還有更多發展空間。
3、交通運輸領域
推動電動車普及和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對光伏充電樁來說,無疑是利好。
4、電力供應與消費領域
在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較大的電網,推廣應用儲能裝置,提高系統調峰調頻能力,更多消納可再生能源。
在城市大型商場、辦公樓、酒店、機場航站樓等建筑推廣應用熱泵、電蓄冷空調、蓄熱電鍋爐等,促進電力負荷移峰填谷,提高社會用能效率。
根據此次能源局發布會透露的數據,目前我國距離2020年27%的電能替代目標還有段距離,且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仍將持續提高,這對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行業來說,是持續利好。光伏人可從對補貼項目的關注,轉到對更多電能替代領域的關注中來,開辟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