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是電子設備中常見的配件,也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們是起到一個連接的作用,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連接器,有些連接器很脆弱,很容易損壞,這些個小東西的損害也會影響到整個設備的性能,所以說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康利通簡單介紹連接器的檢驗流程。
檢驗方法: 肉眼檢查外觀或10倍放大鏡下檢查外觀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100%全檢;制程檢驗:依《QC工程圖》檢驗; 入庫檢驗: MIL-STD-105E
表,按 二級標準II正常抽樣標準.
允收水平: CRI:AC=0 MAJ:AQL 0.40 MIN:AQL 1.0. 缺點類別:
CRI: a 塑膠破裂、斷角、斷柱子;
b 端子缺Pin、斷Pin、電鍍錯誤(如:鍍鎳、鍍錫);
c 漏裝料件(如:鐵殼、端子等)、料件裝錯、方向裝反、混料.
MAJ: a 塑膠壓傷參考外觀限度樣品、端子壓傷參考外觀限度樣品、DATECODE
錯誤;
b 端子氧化或電鍍不良影響焊錫; c 本體多膠,影響焊錫或組裝.
MIN: a 塑膠不飽模、塑料毛邊及毛邊過大(SPEC≦0.05mm);
b 端子外觀發白、氧化,但不影響焊錫; c 端子Pin腳不良,如: 歪Pin、下板過緊; d 塑膠、端子輕微壓傷、刮傷、壓痕等.
4.2功能檢測: 允收標準: AC=0. a 電測: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制程檢驗、入庫檢驗.
檢驗方法: 電氣(導通&短路)測試機測試.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
全模穴則8pcs/批);制程檢驗:8pcs/4小時; 入庫檢驗: ANSI/ASQ Z1.4-2008表,按Level-II正常抽樣標準.
驗收標準: 測試機良好狀態下,產品電氣OK. b 接觸阻抗測試: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
檢驗方法: 以接觸阻抗測試機測試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入庫檢驗:全模穴/批
(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驗收標準: Plug to Contactsplug與端子50mΩmax; Contact to Shunt端子與端子 30mΩmax. 4.3 插拔力檢測
允收標準: AC=0.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制程檢驗;
檢驗方法: 以插拔力測試機、半自動插拔力機、推拉力計測試.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入庫檢驗:全模穴/批(如
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驗收標準: 插入力0.4~3.0Kgf拔出力0.4~3.0Kgf.
4.4 焊錫測試:
允收標準: AC=0.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制程檢驗 入庫檢驗.
檢驗方法: 以焊錫爐進行焊錫測試. 錫爐溫度: 錫爐溫度:為245℃±5℃;浸錫時間:3~5
秒.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5pcs/每批;入庫檢驗:5pcs/批.
驗收標準: 使用10X放大鏡觀察,吃錫面積須達到95%以上,且無連錫、脫錫、拒焊等. 4.6 印字附著性測試
允收標準: AC=0.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制程檢驗、入庫檢驗.
檢驗方法: 1:用3M膠紙緊貼印字面粘3次(印字要干的情況下),若印字不掉,則判OK.
2.在沒有3M膠的情況下,以母指來回平衡擦拭3次,若印字不掉,則判OK.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 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制程抽驗:8pcs/2小時
入庫檢驗: 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驗收標準: 在正常噴印情況下,印字附著性良好,無字母脫落. 4.7 尺寸量測:
允收標準: AC=0.
檢驗站別: 首件檢驗、制程抽驗、入庫檢驗. 檢驗方法: 依照產品檢驗圖面確定量測尺寸
抽樣標準: 首件檢驗:全模穴/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制程抽驗:8pcs/4小時(僅
量測成品圖面中標識有 尺寸)
入庫檢驗:全模/批(如無法追溯全模穴則8pcs/批).
驗收標準: 見產品檢驗圖面之公差. 檢驗重點: 核對圖面無誤、核對BOM無誤、尺寸
合格.
4.8 無鹵測試:
允收標準: AC=0.
檢驗站別: 進料檢驗(已對物料進行檢測) 檢驗方法: 以XRF檢驗產品鹵素BrCl含量.
抽樣標準: 首件送檢、制程1次/天、入庫檢驗1次/每工單. 驗收標準: Br<900PPM,Cl<900PPM,Br+Cl<1500PPM. 4.9包裝:
檢驗站別: 入庫檢驗、出貨檢驗.
檢驗方法: 依照包材圖面確認外觀及尺寸是否與圖面相符,包裝后依照制令工單/包裝規
范對 產品的包裝數量、規格、貼紙、H/F卷標、麥頭、tray封口、尾數箱出貨時加墊填 充物進行確認. 統一REEL內盤上加上3條膠帶以穩固內盤松散.(參照內盤包裝作 業指導書).
抽樣標準: 入庫檢驗:全檢; 出貨檢驗:檢驗人員須對每箱的規格,數量進行確認,尾數箱
后是全檢:
允收標準: AC=0.
缺點類別:包材實物與圖面不符(實物尺寸與圖面不符),數量短裝、型號規格混料、訂單
號/料號 錯誤、內外箱貼紙與實物不符、貼紙位置錯誤、漏貼貼紙、漏粘膠紙封口、漏墊填 充物、真空盒不清潔有異物、包裝箱臟污;SMT包裝時要放干燥劑并加PE袋、有無漏貼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