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常用工具是指一般電工經常使用的工具。對電氣操作人員而言,能否熟悉和掌握電工工具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和規范操作,將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及其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電工儀表分類、使用原理及學習方法。
一、電工儀表分類以及使用原理
1.指針式萬用表
指針式萬用表又稱模擬萬用表,它是利用一只磁電式電流表(微安表)作表頭。當微小電流流過表頭,就會有電流指示。由于表頭不能通過較大電流,所以表頭要并聯或串聯一些電阻,起到分流或分壓作用,從而測出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電阻刻度盤位于表盤上面,標有Ω,它的零位在右測。終電阻測量值為:刻度盤表盤指針讀數×所選取的電阻測量檔的量程。
直流電壓和直流電流刻度盤位于表盤的第二條和第三條線。它的零位在刻度盤的左側,終直流電壓和直流電流的測量值:表盤指針讀數×所選擋位量程與表盤指針讀數所在的刻度線的值之比。
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刻度盤位于表盤的第四條線,它的零位在刻度盤的左側。終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的測量值:表盤指針讀數×所選擋位量程與表盤指針讀數所在的刻度線的值之比。
萬用表兩只表筆,分別用紅色和黑色標識,紅表筆為正,黑表筆為負。測量直流時應紅表筆接正端,黑表筆接負端,若接錯了表針反偏。但是黑表筆與表內電池正相連,紅表筆與表內電池負相連,所以測二管時當表頭顯示幾百歐時,與黑表筆相連的二管一端為二管正,與紅表筆相連的二管一端為二管負。
2.數字式萬用表
數字萬用表,一種多用途電子測量儀器,一般包含安培計、電壓表、歐姆計等功能,有時也稱為萬用計、多用計、多用電表,或三用電表。
數字式萬用表使用原理:
電源開關:“POWER”打開或關閉數字式萬用表。
鎖定開關:“HOLD”按下此鍵,儀表當前所測數值就會保持在液晶屏上,直到再次按下,退出保持狀態
切換開關:“AC/DC”按下狀態,液晶屏左上角會顯示“AC”字符,此時可用于交流電路的測量。當按鈕彈起狀態時左上角“AC”消失,此時表示萬用表進入直流測量狀態。
一般有四個插孔,分別標有“mA”“COM”“20A”“VΩHz”具體用法和插接方法與指針式萬用表基本相同。表筆分紅表筆和黑表筆,紅表筆為正和黑表筆為負。黑表筆與表內部電池正相連,紅表筆與表內部電池負相連。
3.兆歐表
兆歐表也稱搖表是用來測量絕緣電阻的,如電動機和變壓器的對地絕緣電纜的絕緣電阻等。
兆歐表使用原理:
兆歐表主要由磁電式流比計與手搖直流發電機組成流比計是用電磁力代替游絲產生反作用力矩的儀表。它與一般磁電式儀表不同,除了不用游絲產生反作用力矩外,還有兩個區別:一是空氣隙中的磁感應強度不均勻;二是可動部分有兩個繞向相反且互成一定角度的線圈,線圈1用于產生轉動力矩,線圈2用于產生反作用力力矩。被測電阻接在L(線)和E(地)兩個端子上,形成了兩個回路,一個是電流回路,一個是電壓回路。電流回路從電源正端,經被測電阻Rx、限流電阻RA、可動線圈1回到電源負端。電壓回路從電源正端,經限流電阻RV、可動線圈2回到電源負端。由于空氣隙中的磁感應強度不均勻,因此兩個線圈產生的轉矩T1和T2不僅與流過線圈的電流I1、I2有關,還與可動部分的偏轉角α有關。當T1=T2,可動部分處于平衡狀態,其偏轉角α是兩個線圈電流I1、I2比值的函數(故稱為流比計),因為限流電阻RA、RV為固定值,在發電機電壓不變時,電壓回路的電流I2為常數,電流回路電流I1的大小與被測電阻Rx的大小成反比,所以流比計指針的偏轉角α能直接反映被測電阻Rx的大小。
二、電工儀表學習方法
對指針式儀表來說,測量機構是它的核心;對數字儀表來說,數字基本表是它的核心。由測量機構進行放射式聯想,可將儀表基本概況一覽無余。如指示儀表核心→測量機構→五部分裝置→四大系儀表→結構、原理、技術特性、使用注意事項、代表物等。即由指示儀表核心引出測量機構,按照其各部分元件的功能不同進行劃分,分為五部分裝置。這五部分裝置中有三個是力矩裝置,由三個力矩的特點及組成元件聯想到四大系儀表的結構特點,再由此聯想到各類儀表。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電工儀表分類、使用原理及學習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學習也不例外。方法對了,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我們的學習電氣知識是這樣,電路維修知識是這樣,電工儀表與測量更是這樣。只有方法掌握對了,學習才能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