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9月18日。90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
今日上午10時40分至11時00分,佛山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防空警報試鳴。
9月18日佛山市各種防空警報信號試鳴的具體時間為:
10時40分至10時43分試鳴預先警報,三長聲,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時間3分鐘;
10時50分至10時53分試鳴空襲警報,連續短聲,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時間3分鐘;
10時57分至11時00分試鳴解除警報,連續鳴響3分鐘。
防空警報試鳴期間,全市生產、生活秩序及社會活動照常進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名同胞傷亡。
這一天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
日軍占領沈陽城。(來源:新華社)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沈陽市。(來源:新華社)
日軍侵占沈陽城后,耀武揚威地站在城頭,懸掛起日本國旗。(來源:新華社)
回首過去 這一段歷史佛山人不能忘記
九一八事變后,國家存亡之際,一群有血性、有骨氣的中國人民無畏地站了出來,其中,就有來自佛山的抗日戰士——羅登賢,東北人民抗日武裝的重要創建人。
在羅登賢等發動下,東北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工人、農民紛紛加入反抗日軍的斗爭。
東北抗日聯軍戰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事英勇的游擊斗爭。
遙望南方,羅登賢的故鄉——佛山,抗日救亡的星火由此點燃。
1931年9月26日,順德鄉村師范學生率先通電全國,譴責日軍暴行,號召國內外同胞奮起抵抗,各行各業紛紛呼應。隨后,順德掀起了拒用日貨的浪潮。許多民眾義捐款物,支持抗日。
南海縣佛山鎮、順德縣西海、三水縣和中山縣的女學生和各界婦女,動員起來縫制棉衣,支援抗日。(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1935年,南海一中(今祖廟附近)的進步師生上街示威。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來源:新華社)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后,廣州私立仲愷農工學校、廣東省立女子師范和執信女子中學在1937年9、10月間遷到西樵的官山、簡村、吉水。
1937年12月,郭沫若在南海縣官山云瀛書院作主題為“抗戰必勝”的演講。(來源:南海檔案史志)
同年,廣雅中學遷到順德碧江。1938年5月,葉劍英應邀到振響樓作演講,介紹了盧溝橋事變前后國內形勢,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主張。
葉劍英在振響樓作演講。(來源:佛山日報)
青年學生的到來,推動了當地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他們以演戲、出墻報、舉辦夜校識字班等形式,鼓舞了廣大民眾積抗日的信念和決心。
1937年-1938年,佛山成立了許多抗日救亡群眾團體,為抗戰勝利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民眾紛紛組織自衛武裝,參加抗日戰斗。(來源:佛山市祖廟博物館)
1937年,救亡呼聲社佛山分社在佛山福祿路成立,中共佛山特別支部(1938年8月成立)以救亡呼聲社佛山分社為陣地,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發動群眾抗日。圖為福祿路舊照。(來源:佛山市檔案館)
1938年,何若愚、黃月夫婦在佛山錦華路開辦了一間小型書店“精神糧食供應社”(現北香園店址),是中共佛山特別支部的聯絡站,出售進步書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來源:佛山市檔案館)
1938年10月21日,廣州失守,珠江地區之南海、三水、番禺、順德縣大部分地方也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者舉起屠刀,在佛山大地上進行了野蠻、殘暴、慘絕人寰的破壞和殘殺。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26日,占領佛山。(來源:佛山市祖廟博物館)
在淪陷區上的船上,人們一臉茫然。(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日軍士兵在搬運從佛山掠奪的茶葉等物資。(來源:廣東省檔案館)
日本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來源:廣東省檔案館)
日軍在西江三水永安附近進行掃蕩。(來源:佛山市檔案館)
日軍占領佛山期間搶掠農民種植的甘蔗。(來源:佛山市檔案館)
面對日軍的侵略,佛山群眾和軍隊英勇組織抗日斗爭。抗戰期間,佛山涌現出一批抗日英雄,他們挺身而出,保家衛國,至死不渝。
抗戰時期的廣三鐵路小塘車站。1938年11月初,抗日義勇隊襲擊在此襲擊日軍,破壞交通,阻止日軍西進。(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游擊隊陣容。(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抗日游擊隊在甘蔗地中行進。(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1941年,廣游二支隊在西海擊退來敵,是珠江三角洲敵后抗戰以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被譽為“西海大捷”。
1941年10月,偽軍2000多人進攻順德西海,只有敵軍八分之一兵力的廣游二支隊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奮力反擊。(來源:廣東省檔案館)
西海大捷戰場舊址。(來源:佛山市博物館)
西海橫岸石尾崗——廣游二支隊殲滅頑敵的重要戰場。張弘弢翻拍
1943年,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成立,指揮部把進駐南海理教(現南莊理教)、河滘的游擊隊組成南海人民抗日獨立中隊。
1945年,珠江縱隊正式成立。珠江縱隊的主力武裝及各地的游擊小隊密切配合,積開展敵后戰爭,取得不斷勝利。
珠江縱隊獨立第三大隊成立時印發“恭賀新禧,并祝抗戰勝利”的賀年卡片。(來源: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黨史研究室)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消息傳出
民眾紛紛奔走相告
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聽!這警鐘聲聲長鳴!
14年的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聽!這警鐘聲聲長鳴!
今日之中國
早已不是90年前的舊中國
中國人民有骨氣、有信心、有能力
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深沉回望
偉大的抗戰精神
是激勵中國人民
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九一八
不敢忘,不能忘!
信息來源:中共佛山市委黨史研究室、佛山檔案方志、佛山市祖廟博物館、佛山發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