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組件選型
1. 類型選擇: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單晶硅、多晶硅或非晶硅組件。單晶硅組件轉換效率高,但價格相對較高;多晶硅組件性價比高,是市場上的主流選擇;非晶硅組件在弱光條件下表現較好,但轉換效率相對較低。
2. 性能參數:關注組件的轉換效率,高效率的組件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發電量。同時,還需考慮工作溫度范圍、功率衰減率等因素,以確保組件在不同環境下都能穩定運行。
3. 品牌與質量:優先選擇知名品牌、質量可靠的組件,它們在耐候性、售后服務等方面通常更有保障。
二、逆變器選型
1. 功率匹配:根據光伏電站的規模和容量選擇合適的逆變器功率等級,通常逆變器的功率應略大于光伏組件的總容量,以抵消組件功率衰減等因素的影響。
2. 轉換效率:選擇高效率的逆變器可以減少能量損耗,提高發電效率。應優先考慮在轉換效率高且在低輻照度下效率表現好的產品。
3. 功能特性:具備智能管理功能的逆變器可以實現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及自動調整等功能,便于運維。
三、支架選型
1. 材質選擇:常見的支架材質有鋁合金和鋼。鋁合金支架重量輕、耐腐蝕,但強度稍低;鋼支架強度高,但需要做好防腐處理。確保支架能承受組件重量及風、雪等自然力的影響。
2. 安裝方式:根據安裝地的地形、光照條件等選擇合適的安裝方式。如在光照角度變化大的地區可考慮使用跟蹤支架以提高發電效率。
四、配電柜選型
1. 容量與規格:根據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和用戶負荷需求確定配電柜的容量和規格,確保能滿足電力分配和控制要求。
2. 操作與維護:選擇操作便捷、便于檢修的配電柜,同時關注其安全防護性能、散熱性能等。
五、其他考慮因素
1. 陰影遮擋:陰影是影響發電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導致組件損壞。因此,在選址和安裝時要確保冬至日組件沒有被遮擋。
2. 防護措施:確保所有設備都具備良好的防雷、防過流、防短路等安全防護性能,以保護系統安全運行。
綜上所述,光伏系統產品選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配電柜等設備的性能、質量和實際需求。通過合理的選型,可以確保光伏系統的效率、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實現最大的發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