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時間繼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電磁原理和機械延時原理。當線圈通電時,銜鐵及托板被鐵心吸引而瞬時下移,使瞬時動作觸點接通或斷開。但是活塞桿和杠桿不能同時跟著銜鐵一起下落,因為活塞桿的上端連著氣室中的橡皮膜,當活塞桿在釋放彈簧的作用下開始向下運動時,橡皮膜隨之向下凹,上面空氣室的空氣變得稀薄而使活塞桿受到阻尼作用而緩慢下降。經過一定時間,活塞桿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過杠桿推動延時觸點動作,使動斷觸點斷開,動合觸點閉合。從線圈通電到延時觸點完成動作,這段時間就是繼電器的延時時間。延時時間的長短可以用螺釘調節空氣室進氣孔的大小來改變。
二、方法
時間繼電器的時間調整主要有兩種方法:
1. 階梯調節:通過調整靜鐵心與銜鐵間的非導磁性墊片的厚度來改變工作氣隙。氣隙改變后,銜鐵閉合后的穩定磁通也隨之改變,從而改變了磁通變化曲線的位置。在釋放彈簧松緊一定情況下,釋放磁通不變,因此增加墊片的厚度可以減少延時;反之將增加延時。非導磁性墊片一般用磷銅片制成,厚度為0.1、0.2、0.3mm。
2. 連續平滑調節:通過調節釋放彈簧的松緊來改變延時。釋放彈簧越緊,反力越大,銜鐵越易打開,延時越小;反之釋放彈簧越松,則延時越大。釋放彈簧的調節有一定限度,不能無限制地調松或調緊。
三、實例
以電子式時間繼電器為例,其時間調整步驟如下:
1. 確定需要調節的時間參數:電子式時間繼電器通常有多個時間參數,如延時時間、斷電保持時間等。在調節之前,需要確定需要調節的時間參數。
2. 打開時間繼電器:將時間繼電器的外殼打開,找到內部的調節電位器或開關。
3. 調節電位器或開關:根據需要調節的時間參數,使用螺絲刀或調節器具,調節電位器或開關的位置。一般來說,順時針旋轉電位器或將開關撥向較大的數值,可以增加時間參數;逆時針旋轉電位器或將開關撥向較小的數值,可以減少時間參數。
4. 測試時間參數:調節完成后,將時間繼電器的外殼蓋好,接通電源,測試時間參數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時間參數不符合要求,可以再次調節電位器或開關,直到滿足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調節時間繼電器時應注意安全,必須在斷電狀態下進行。同時,不同型號的時間繼電器可能有不同的調節方法和步驟,具體操作時應參考相應的說明書或咨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