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為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賽道
4月11日下午,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電子學會共同發起的“工業互聯網促進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創新發展”專題座談會成功召開。會議以網絡會議形式進行,組織了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與傳感終端、邊緣計算、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同就集成電路、終端產業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探討,針對如何更好地推動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在加快“新基建”和工業互聯網發展背景下進行應用創新建言獻策。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出席會議。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褚健等8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發表主題演講,并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等4位領導專家進行研討交流。此外還有來自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媒體代表及其他參會人員共計100余人。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在致辭中向大家介紹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工業互聯網促進集成電路發展的積作用,工業芯片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楊旭東副司長要求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揮產業橋梁作用,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創新能力,加快培育產業生態,通過集成電路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實踐,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在介紹會議背景時表示,工業互聯網“端邊云”體系架構為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帶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有較完整的產業鏈和配套服務,IT產業發展需要換道超車的機會,而工業互聯網提供了這樣一個新賽道。
圍繞座談會中端邊云架構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集成電路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兩大議題,參會的企業代表結合行業現狀和自身企業情況,各抒己見,積分享經驗和建議。
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褚健做了題為《關于工業互聯網的幾點思考》的主題演講。褚院長表示,實現工業4.0、制造以及智能制造,解決工藝問題,關鍵在于在現有裝置上引入的自動化和工業軟件。工業4.0是由軟件驅動的革命,核心在于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各類工業app的應用。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謝海琴的演講題目為《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實踐與探索》,著重介紹了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平臺采用端邊云架構,積累了海爾三十多年的工業基因,不但能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高端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也助力各行各業創建生態體系,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戰略賦能。
華為云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規劃總監王晨凌做了題為《工業機理結合AI,賦能行業智能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在各行業加速顯現,ICT技術正在逐步從支撐生產系統向介入生產系統滲透,而其介入的程度決定了行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為工業企業生產制造、價值創造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三大核心業務流程提供完整的數字底座解決方案。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俞海斌演講題目為《工業互聯網賦能智能制造新實踐》。他表示工業互聯網為工業企業轉型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中控不斷探索流程行業新模式、新業態,打造工業操作系統,聚焦在工業企業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應用,為廣大的煉油、石化、化工、電力、冶金、建材、造紙、制藥等典型行業用戶提供數字化升級解決方案。
北京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朱毅明做了題為《基于云邊端分布式架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主題演講。他系統介紹了和利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的演進,即平臺的設備、邊緣和云端子系統從從屬關系轉變為對等關系。HolliCube的特點是去中心化結構,全連接網絡,松耦合的云邊端異構技術棧。HolliCube建立了覆蓋全的設備、數據和服務標識解析體系和開放的服務框架及開發工具,具備統一的虛擬化運行環境、統一的全局數據源、統一的分布式服務管理。可提供開源的跨平臺服務,支持不同廠家云邊端產品混合互聯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