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溫州格朗電子有限公司 > 微電子技術開設在職業學校的現狀

企業動態

微電子技術開設在職業學校的現狀

2020-11-14


1.微電子技術的概述

微電子技術的涵義:微電子技術一般是指以集成電路技術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電子元器件和電路,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學科,簡言之就是將電子產品微小化的技術。微電子技術主要涉及研究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封裝相關的技術與工藝;是建立在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各種半導體器件基礎上的電子技術。因其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對信息時代飛速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實現網絡、計算機和各種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的基礎是集成電路,因此說微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是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基石。

微電子技術知識組成及應用:微電子學課以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化學為基本,涉及半導體物理基礎、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與測量、半導體制造技術、微電子封裝技術、半導體可靠性技術、集成電路原理、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工程化學、電路CAD基礎、可編程邏輯器件、電子測量、單片機原理等眾多學科知識。衡量微電子技術的標志要在三個方面:一是縮小芯片中器件結構的尺寸,即縮小加工線條的寬度;二是增加芯片中所包含的元器件的數量,即擴大集成規模;三是開拓有針對性的設計應用。

微電子的應用領域廣泛,主要分布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行業,從事制造、測試、封裝、版圖設計及質量管理、生產管理、設備維護等半導體行業,不光需要大量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也需要大量技術工人。其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微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半導體芯片制造、封裝與測試、檢驗、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等的工藝方面工作,生產管理和微電子產品的采購、銷售及服務工作。

2.微電子技術產業現狀

全球產業現狀:自上世紀,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石,微電子技術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出現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初期的小規模集成電路(SSI)發展到今天的巨大規模集成電路(GSI),成為使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先導技術。本世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時代。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是,支撐這個時代的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礎產業均將得到高速發展,并能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信息科學已成為當前新經濟時代的基礎產業。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是集成電路的特征尺寸將繼續縮小,集成電路(IC)將發展為系統芯片(SOC)。芯片是信息時代重要的基礎產品之一,如果把石油比作傳統工業"血液"的話,芯片則是信息時代IT產業的"大腦"和"心臟"。無論是小到日常生活的電視機、VCD機、洗衣機、移動電話、計算機等家用消費品,還是大到傳統工業的各類數控機床和國防工業的導彈、衛星、火箭、軍艦等都離不開這小小的芯片。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信息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國內集成電路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當前我國集成電路市場已成為全球的市場。

微電子工業發展的主導國家是美國和日本,發達國家和地區有韓國和西歐。我國微電子技術產業正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半導體制造中心和上主要的芯片供應地。特別是在半導體晶片生產方面,其產量超過全世界晶片產量的30%,今年隨著LED產業迅猛發展,芯片市場已供不應求。今年,我國芯片總需求已經達到500億美元,成為全球的集成電路市場之一。

我國微電子技術產業現狀:在2006年8月及10月海力士意法在無錫建成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產線之后,2007年迅速達產,從而拉動了國內芯片制造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在此基礎上,2008年海力士意法又繼續實施第二期工程,將12英寸生產線產能擴展至每月8萬片。此外,國內還有多條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正處于建設或達產過程中,其中12英寸芯片生產線已成為投資熱點。中芯在成都的8英寸生產線建成投產,緊接著在武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也建成投產;華虹NEC二廠8英寸生產線建成投產;英特爾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的12英寸芯片制造廠投產;臺灣茂德也投資9.6億美元在重慶建設8英寸生產線;中芯投資12億美元在上海的12英寸生產線正式運營。中芯宣布正在深圳建設8英寸和12英寸生產線,英特爾支持建設的深圳方正微電子芯片廠二期工程已竣工。隨著這些新建和擴建生產線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我國芯片制造業的規模將繼續快速擴大。北京京東方月生產9萬片玻璃基板的液晶生產8.5代線今年即將投產。在封裝測試領域,中芯和英特爾在成都的封裝測試企業建成投產,江蘇長電科技投資20億元建設的年產50億塊集成電路的新廠房在使用,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公司的第二工廠投產。飛思卡爾、奇夢達、RFMD、瑞薩、日月光和星科金朋等多家企業也分別對其在中國大陸的封裝測試企業進行增資擴產。此外,松下投資100億日元在蘇州建設半導體封裝新線投產;意法半導體投資5億美元在深圳龍崗建設封裝工廠。這些新建、擴建項目成為近期拉動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繼續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

從產業的市場層面看:英特爾、三星、德州儀器、Renesas公司、東芝公司、ST微電子公司、英飛凌、NEC、摩托羅拉和飛利浦電子公司,為世界較大的半導體生產商。領導我國微電產業主流的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地區、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環渤海灣地區和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代表是: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馬有限公司等。

毋庸置疑,微電子產業投資巨大,產業規模發展迅速,發展前景無限廣闊。

3.微電子產業的發展為中等職業學校微電子打開就業市場

國內現有的集成電路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正迅猛擴大和提升。企業通過加強工藝技術、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改造,加快現有生產線的技術升級,形成規模生產能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擴大產品品種,替代。 因而,用工需求量大,技術工人市場前景也隨之向好。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中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

目前,全國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高等院校有一百多所,在校學生估計超過5萬人。本設有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的發展現狀良好,主要表現在:規模在逐年擴大,開設此的學校和招生人數都在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較高。這是與微電子技術產業的穩步發展相適應的。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不同層次的人才對應著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寬廣的科學技術知識面、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而隨著集成電路、液晶、有機薄膜發光及太陽能電池等信息產業投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從事基本勞動的產業技術工人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目前很多企業正處在" 用工荒"。這給職業教育開設微電子技術帶來的契機,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這個契機,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術工人,適應企業的發展。

4.職教特色,校企結合開設課程

合格人才的培養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它既是知識的培訓過程又是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過程;它要求學校要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培養的學生既要有技能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有"教方"教改的靈活變化,更要有"學方"學習內容的切合實際。這些決定教育質量和產業發展的環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電子科學與技術的教育質量、規模、結構和市場的關系是一種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辨證關系。教學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課程設置、規模和結構必然受到行業市場冷熱的影響。就學校而言,教育質量除了受到教師、教材、課程、授課方式等純教學因素的影響之外,同時受到產業規模和結構的制約,課程結構設置要和企業需求密切結合。

課程設置中:明確設課目的。明確基礎課、實訓課之間的學時比例,要了解社會需求對課程的模式、培養方向起到決定性作用。起點不同的學生技術也應定位在不同的培養層次上。一般來講,高中畢業起點的學生課程選擇應該在對材料生長的了解、清洗工藝、凈化及器件工藝的學習掌握;初中起點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普通型工人,學校的辦學目標不能一刀切,應根據需求分出層次。內容應根據市場需求,不能盲目制定教學計劃而脫離實際,要大膽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培養稱職的技術工人。

教學環節中:在目前的社會環境和市場調節的作用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重大和綜合性課題。影響教學質量的校內要素是"教"與"學","教方"的要素有:教師隊伍、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方式;"學方"的要素是學習目的、上課態度。在這些方面存在著:教方能否真正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信息,教師有沒有適應市場需求的教學能力;課程設置能不能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吻合,既要按需設課也要"因人設課",實驗和實習環節不能流于形式;教材選擇和講授內容既要按照統一標準,又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教學方式達到在不偏離教學要求前提下的多樣化;以寬進嚴出的原則對待學生、教授知識。

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抓"質量":首先,必須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注重教師的基本素質,如思想品德、敬業和知識面等;其次應該注重教師的再學習,這包括教授課程的學習與拓寬,要掌握撲捉微電子學科發展的洞察力和知識的更新能力;其次,隨著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應該注重課程設置的不斷更新和調整;第三,課程設置必須同樣注重教學和實驗兩個環節,加強實驗教學環節帶學生多參加實訓,對于培養學生的接受、掌握知識和動手能力非常必要;即課堂與課下相結合,講課與實驗相結合,平時與考試相結合。

從前面國內外電子科學與技術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美國、西歐、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早已完成飛速發展的上升期,進入穩步而緩慢的平臺。而我國隨著市場開放和外資的不斷涌入,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正突飛猛進、煥發活力。今后我國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還將有明顯的發展空間,含量的研發的產品將會占領全球主導市場,隨著社會需求逐步擴大,微電子技術的就業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市場對從事此類工作的工人需求是供不應求,呈現"用工荒"狀態,而且真正經過培訓的合格技術工人幾乎很難找到,農民工缺乏相應的技術不能滿足像因特公司、京東方、上廣電、大連路明集團、久久光電這樣科技產業的用工需要,從這一點來看,企業需求具有一定技術技能型的工人來充實一線生產。因此,今后幾年內,職業教育應該注重微電子技術領域人才的培養。


相關資訊

相關產品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產品系列

在線給我留言

熱門推薦

免費開通商鋪
掃碼關注電氣網
服務熱線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