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重組方案,TCL集團將轉讓其持有的TCL實業100%股權、惠州家電100%股權、合肥家電100.00%股權、酷友科技55%股權、客音商務100%股權、TCL產業園100%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TCL金控間接持有的簡單匯75%股權、TCL照明電器間接持有的酷友科技1.5%股權。
合計按照47.6億元的價格向TCL控股出售,該交易價格包括TCL集團、TCL金控向標的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新增實繳注冊資本約8億元,TCL控股以現金支付對價。
2018年12月7日,TCL控股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同意TCL控股進行增資,股本由20億股增至60億股,新增股本由蘇寧易購(002024.SZ)、磐茂(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信潤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惠州市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啟賦國隆中小微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5名投資人分別認繳,認繳總金額為40億元。其中蘇寧易購以現金15億元認購TCL控股本次新增股份15億股,獲得增資后TCL控股25%的股份。
另外,增資后繼續持股TCL控股30%的礪達致輝,主要股東是李東生等TCL集團的管理團隊。
TCL集團表示,上市公司保留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產業金融及投資和創投業務可貢獻持續增長的收益,本次重組有利于上市公司凈利率的大幅提升。通過對終端及其配套業務的出售,TCL集團的資本結構得以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改善。
西南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杭認為,華星光電營收和盈利性表現良好:2015-2017年,華星光電貢獻了TCL集團大部分的凈利潤,盈利能力超出集團其他業務板塊,表現出較好的營業收入和盈利性,在行業內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過去華星光電龍頭地位及盈利能力未被市場充分認知。
今年因為面板價格下跌的行業性因素等原因,華星光電出現了盈利倒退。
11月1日,以華星光電作為盈利主體的TCL集團,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前三季度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90.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61億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報告當中,TCL集團稱,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204.4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85.9億元。
由此可見,今年前三季度華星光電的銷售收入下滑6.8%,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大跌近三成。
2018年半年報當中,華星光電競爭對手京東方A(000725.SZ)對業績下滑給出的解釋是,面板市場整體增長低于預期,供過于求,市場價格一路下行。京東方認為,顯示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彩電這五大主流顯示面板市場處于基本飽和狀態,增長空間有限。
TCL集團稱,"2018~2020年,華星光電、京東方以及夏普廣州幾條大世代線陸續實現量產,產能將有所增加。但是考慮到已有外資廠商在供給端做出結構性調整,明確將逐步收縮LCD業務,將現有工廠和產線改做其他業務,再加上大尺寸化的持續發展,以及顯示面板的運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我們認為長期來看面板行業供需基本是處于平衡狀態。"